close

 


1.什麼是「三聚氰胺」(Melamine) ?


「三聚氰胺」俗稱「蛋白精」,是一種白色、無味的化工原料,常用於製造美耐皿餐具、建材、塗料等,不可添加於食品。


2.不肖廠商為什麼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奶粉主要以蛋白質含量高低為品級分類,為造成奶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不肖廠商才加入三聚氰胺。


3.吃進三聚氰胺為什麼會造成腎結石?


初步研究認為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構。吃進人體後,由於胃酸的作用,使得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分離,並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最終進入腎臟。在腎細胞中兩者再次結合沉積,從而形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嚴重將導致腎衰竭。


三聚氰胺結石微溶於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喝水較少的哺乳期嬰兒,腎臟較成年人狹小,更容易形成結石。


林杰樑也認為以「ppm」為標準,太寬鬆。他質疑,以往因為生產農作物過程中會有不得不的汙染,而訂定標準,但食品的農藥毒物標準是以ppb(十億分之一濃度)為單位,怎麼現在用ppm(百萬分之一濃度)?兩者差距千倍,他反問,黃麴毒素的限量標準是十五ppb,為何本來不應該存在於食物中的三聚氰胺,標準卻更寬鬆?



除了香港,其他國家皆沒有訂標準,林杰樑說,沒有標準就是「只要有,就不行」,如果台灣有標準,我們的食品要如何外銷其他國家,怎麼會不被封鎖;那現含三聚氰胺的食品「稀釋」一下,就符合標準,是不是就可以合法販售?



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劉培柏聽聞衛生署所訂標準,直說「有沒有搞錯」?二點五ppm等同於二千五百ppb,世界衛生組織沒有訂標準,衛生署這標準訂得實在沒道理,他質問:「衛生署是為消費者、還是為廠商訂標準?」



劉培柏說,目前國際學術界至少還有幾十篇文章在討論標準、原則,尚無定論,且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五月廿四日一文,在討論家禽、魚類內含三聚氰胺,其中就認為最低檢測標準應該訂為五十ppb,超量對健康不利。



 


明明就是化工原料   竟然加入奶粉   說微量2.5PPM是合格產品     最好那些狗官小孩敢喝那些加化工原料的奶粉  操 操 操場跑兩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自由 的頭像
    自由

    尚其輪胎行

    自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